面對快速變遷與焦慮,「慢」才是快
面對快速變遷與焦慮,「慢」才是快
世界變化太快,到哪是個頭?
「這是個最好的世代,也是個最糟的世代」。每天都有新技術發表,資訊產品充斥我們的生活,各式各樣的刺激充滿日常。以前可能需要等好久才播一集連續劇,現在一晚就能連續追完。看似暢快,但短暫的享受過後,卻帶來更多的空虛,讓我們不斷追求下一部劇、下一支短影片。我們甚至不願花時間回味剛剛的所見所感,急著要體驗「下一件事」。
看起來我們體驗得越來越多了,但我們真的「體驗」到了嗎?
這讓我想起以前跟家人參加的三天套裝旅遊。每天行程排得滿滿,到點就得趕緊下車、聽解說、拍照、購物、上車,按表操課,一刻都閒不下來。三天回家後,感覺好像經歷了很多,卻又好像什麼都沒經歷,記憶中只剩下與家人匆忙的片段,就像個折騰人的笑話。
好的東西,需要「慢慢」體驗
如果現在問我,當時與家人旅遊時有什麼難忘的當地記憶,我完全說不上來。這種「忙來忙去」的情境,在哪裡都一樣。我跟那個旅遊地點沒有任何連結,甚至沒有跟當地人好好交談,不了解他們的生活日常,對當地的氣候、食物也沒有深入感受。這樣我真的算是「去過」那個地方嗎?
時下的快速變遷也讓我有同樣感受。生活圈周遭瀰漫著一股焦慮氛圍。如果我們因為覺得AI、知識汰換的速度很快,就急著跟風、追求新技術和知識,我們真的「掌握」了這些知識嗎?表面上學了很多、接觸了很多新技術,但實際上可能一無所獲。
「餘裕」的價值在於:讓自己有時間消化,從而掌握本質
也許,在這樣的時代,我們該讓自己的時間不要排得太滿,給自己保有餘裕去消化,才能更掌握知識的本質。好的刀劍,需要時間打磨;好的決策,需要時間醞釀。若不給自己留些餘裕,好好消化每日所見所悟,就跟沒有經歷過一樣。
餘裕留給思考、留給感受、留給體察自己的感覺,才能在這資訊巨浪中堅持方向繼續航行。
本文章以 CC BY 4.0 授權